為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,提升市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,暑假期間,河曲縣免費向公眾開放部分學校的體育場地,為周邊群眾提供“家門口”的鍛煉場所,讓更多人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與健康,也推動了全民健身事業發展。
暑假的校園寧靜而祥和,但是每到清晨和傍晚,多所學校的體育場卻與往年不同。這里不僅沒有暑期的冷清,反而充滿了運動的火熱氣息。足球場地上,汗水浸透球衣的球員正在馳騁;塑膠跑道上,市民步伐穩健,汗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;整個空間彌漫著運動的活力,呈現出了一幅公共服務惠民的生動畫卷。
足球愛好者李鵬宇說:“自從學校體育場開放以來,我每天早晚各踢一次球,還有小朋友一起踢,運動氛圍非常好。”運動愛好者田雨霆說,“學校體育場地的開放,方便我們運動。”
學校體育場所開放作為一項廣受歡迎的“民心工程”,有效盤活了現有資源,為群眾提供了便捷的健身選擇,有效解決了“健身去哪兒”的難題。運動場上涌動的身影與歡聲笑語,不僅展現了全民健身的蓬勃活力,更成為提升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的有力見證。
近年來,河曲縣始終將群眾需求放在首位,以提升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通過建設“口袋公園”,不斷完善健身基礎設施,在社區、廣場、公園等區域新增大量健身步道、籃球架、乒乓球臺等體育器材,并對老舊健身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和更新維護,滿足群眾健身需求,保障群眾健身安全。今年暑假,該縣又開放校園體育場地,將寶貴的體育資源從“圍墻內”推向“校園外”,讓更多人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與健康,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。
據悉,河曲縣將持續探索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新模式,讓更多群眾享受到“家門口健身圈”帶來的便利,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。(王小帛 張宇 王琴)
(責任編輯:盧相汀)